入伏,即意味着进入一年当中雨水集中,全年最热的日子了。按照古人的智慧,这段时间既是温度高、湿度大、白昼时间长,又是阴起阳降的时候。俗话说“冷在三九,热在三伏”。
2019年入伏时间表(共40天)
2019年初伏时间:2019年7月12日-2019年7月21日,共10天。
2019年中伏时间:2019年7月22日-2019年8月10日,共20天。
2019年末伏时间:2019年8月11日-2019年8月20日,共10天。
三伏天是按照我国古代的“干支纪日法”确定的。按阳历计算则出现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此时我国大部地区是一年中最热的时节。由于虚寒性疾病常在冬季发作或加重,夏季缓解或消失,因此夏季提前针对此类疾病进行防治,冬季症状能减轻。
利用夏季阳气旺盛,人体阳气随之生发渐旺,体内凝寒之气易解的状态,运用补虚助阳药或温里散寒药物,天人合击,最容易把冬病的病根拔除,这也是中医强调“春夏养阳”的原因。冬病夏治是中医的特色疗法,常用的方法包括穴位贴敷、艾灸、刮痧、拔罐、药物内服等。夏季人体气血流通旺盛,药物最容易吸收,而三伏期间是一年中阳气最旺盛的时候,此时进行贴敷治疗,最易恢复和扶助人体的阳气,加强防卫功能,提高机体的抵抗力。“冬病夏治”适用于虚寒性疾病,或体质偏寒、阳虚、气虚的人。不过,冬病夏治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,并非人人皆宜。因此,贴敷药膏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,以免使用不当加重病情。
中医理论讲究“阴阳五行”、“天人一体”,冬为阴,夏为阳,夏季为阳盛阴衰之季,也正是人体阳气旺发之时,人体阳气,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趋势,体内凝寒之气处于易解的状态。三伏天,人稍劳作或运动,就大量出汗,接着产生强烈的口渴感。因此,补水养生便成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。伏天到了,应该把每天喝1.8—2.0升水作为目标。三个时间段最容易缺水,分别是起床时、睡觉前、洗澡后,应注意适时地给身体进行水分补给。
古代学者认为“夏季暑湿,适宜清补”。夏天酷热高温,人们喜冷饮,喝水多,导致湿气侵入人体,而外湿入内,使水湿固脾,引起脾胃升降,令人的消化功能产生障碍,出现积水为患,引起食欲不振等。
按中医养生学的观点,暑湿对脾非常不利,而味苦的食物具有泻燥的功能,不宜多食,因此日常饮食中应适当多食甘凉或甘寒为宜。并且,夏季归心,而心喜凉,宜食酸,所以夏季应适当地多吃一些性酸的食物。如:菠萝、西瓜等。身体水分大量流失后,体温迅速升高,可以吃点西瓜防脱水。
炎炎夏日不仅带给我们身体上的不适,还容易导致越来越多的人火气上升,表现出情绪烦躁、焦虑、易激动、失眠等,这些症状在医学上称为“夏季情感障碍”。因此,“去火”也是夏日食补的必备功课。夏日祛火的食物,上佳选择:苦瓜、西红柿等性凉、清暑的蔬果,同时,牛奶性微寒,可以补水、滋阴、解热毒,也是“去火”良品。鸭肉更是夏季大补之良方。睡眠的质量对解除“苦夏”十分重要,临睡前1小时左右,还可采用食疗催眠,如喝点牛奶等。
中医认为,胃为后天之本。夏季人们常感食欲减退,脾胃功能较为迟钝,此时不妨吃些新鲜蔬果。新鲜蔬果营养素的构成,一般是纤维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,不仅可以有效地补充人体必须的能量和水分,其清爽的特质也会让人久食而不厌。中医养生讲究“不时不食”,夏季正值葡萄、龙眼、荔枝上市的季节,适当食用这些温热性的水果可以改善肠胃功能,促进人体基础代谢。
伏天喝茶也有讲究,茶饮以“祛湿”为要。明末清初,许多广府民众“落南洋”,前往马来西亚谋生。因当地气候湿热,很多人肠胃不适拉肚子。他们通过饮用随身携带的六堡茶,调理肠胃,排出体内湿气。自此,六堡茶的祛湿奇效便深入人心。
清代医家徐洄溪认为,凡药之所用,皆取其所生之地。也就是说,养生茶的功效,很大程度由它的产地决定。六堡茶产于广西梧州地区。这里雾气缭绕,湿气尤重。能在潮湿闷热的岭南生长,六堡茶天然便具有抵御湿气的功效。此外,一杯茶的保健效果,还与茶多酚含量密切相关。因为茶区的海拔高,昼夜温差小,六堡茶的茶多酚含量极高,远远超过红茶和绿茶。一杯下肚,茶多酚里的黄酮类等物质,能穿透细胞壁,活血通气,促进湿气排出。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发
现在网上做六堡茶的商家很多,我喝过很多,也做过对比,原来我也买过很多的六堡茶,对六堡茶的印象也不是很好, 自从接触到六堡茶之家的六堡茶才改变认知, 说实话,真正用心把茶做好的也就那么几家,六堡茶之家算是其中一个,这也算我的经验之谈吧。
谢谢,六堡茶受原料、工艺、仓储的影响,每家做出来的茶的口感都有所不同,我们根据自己制定的六堡茶评测体系,在质量好的基础上,选取特色产品,让茶友接触不同风格的六堡茶,感受六堡茶的魅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