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使你没有现场看过斗鸡、斗狗、斗牛等动物之间相互争斗的风俗活动,你也一定在新闻报道中了解过。无论你喜不喜欢,作为民风民俗活动他们都存在。但今天我想介绍的是另一种民俗活动,活动名称叫斗茶。
如果你身处的城市或附近周边城市不是茶区,又或者你不是十分喜爱喝茶,你或许没有听说过斗茶这个活动。
其实,斗茶由来已久,始于唐代,盛行于宋代。宋代的贡茶就是通过斗茶的方式遴选各种名优茶叶而来。
斗茶,顾名思义,就是看哪个茶叶更好。每年的清明期间,新茶初出,即是斗茶的时候。
斗茶者各自取出所藏好茶,施展各种精细技法和工序,轮流烹煮,相互品评,以分高下。
既然是斗,当然是有比赛规则的。斗茶的评判标准主要看两方面,一个是茶汤的汤色,另一个是茶汤的汤花。汤色容易理解,即茶汤的颜色。而汤花则指汤面泛起的泡沫,有点像现在跳水产生的水花。
和跳水的评判规则不同的是,决定汤花优劣的标准不是越少越好,而是汤花持续时间的长短,短者为负,长者为胜,而且对颜色有一定的要求。
斗茶比赛制度多为两人捉对"厮杀",一般采取三局二胜制。计算胜负的单位术语称为"水",说两种茶叶的好坏则为"相差几水"。
斗茶者为了取得胜利,在使用工具、原料制作、斗法技巧上都精益求精,因而使斗茶从一种比赛活动逐步发展为今天一种高雅的文化艺术。
笔者就曾经参加过去年在广西梧州举办的六堡茶斗茶比赛。
这个比赛和茶区举办的民间斗茶不同,是茶叶交易会其中一个活动。比赛名称虽然也有民间二字,但评委除了现场观众外,还有获得国家评茶员资格的专业评委参加评选,而且比赛全程都有公证处进行监督。
虽然不是原汁原味的茶乡民俗活动,但也足够让吃瓜群众了解评茶过程、如何选茶、品茶等等知识,令人眼界大开。
因此,要说区别的话,这个活动更倾向于让大众了解六堡茶知识,也让六堡茶走得更远;而茶乡的斗茶活动,则让人了解不同茶乡的民风民俗,对促进当地旅游起到推进作用。
事实上,斗茶发展至今天,斗茶的精神一直在传承。虽然比之古代少了许多技法,但遗风仍在,而且多了一份责任感和使命感。
斗茶的宣传从未停止。2008年,由周渝民、曾志伟及一众影星联合主演的电影《斗茶》上映。该片以茶为主题,描写为了追求最好的茶叶而衍生一系列的故事。
值得称道的是,该片的片头是一段描述斗茶传说的六分钟动画。水墨画般优美的线条加上怡人的色彩,让画面充满感染力。
而且,斗茶也随着科技的发展而变化。借助互联网的普及,广东东莞在2015年就曾经举办过网络斗茶大赛。
在斗茶的合作组织形式上,台湾的参与度最高,与福建举办过武夷山斗茶赛,与广西梧州举办过茶叶交易会民间斗茶活动,厦门还举办了两岸斗茶赛等等。
现在,斗茶活动已不仅仅在茶乡盛行,多个城市为提高本地茶叶及茶品牌的知名度和美誉度,把传统风俗文化带到大城市,改良活动方式,提高茶企及市民的参与度,通过多渠道宣传,引导更多的消费者喜欢茶、喝好茶,同时对地方茶产业的整体提升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。
钱,没有人嫌多,知识,也没有人嫌多;钱,需要努力赚取,知识,也需要努力学习。年轻人,多些了解斗茶知识,多些参与斗茶活动,学习茶文化,为自己提升一个境界吧!
九月 13, 2017 10:01 下午 沙发
因为家里还有六堡茶,没打算这么快买,只是关注公众号学习知识,但看了茶茶的朋友圈,不知不觉就产生了很大的兴趣,现在你家的茶我全部尝了个遍,的确很有特点。
特点是我们的选品方向之一,茶没有十全十美,但在某一方面有过人之处,而整体协调性、平衡度都不错,这个茶至少可以进入我们的选品范围内,平平无奇的茶,市场太多了